1. input 标签:输入验证
我们通常会使用 JavaScript 来校验表单,比如:
1 | function validateForm() { |
以上是使用原生 JavaScript 实现的,现在很多项目都是使用 React、Vue 等框架来实现,表单校验可能稍微简单一些,这里不在多说,不是重点~
下面来看看 HTML 提供的原生检验方式:
2. meta 标签:自动刷新/跳转
假设要实现一个类似 PPT 自动播放的效果,你可能会想到使用 JavaScript 定时器控制页面跳转来实现。但其实有更加简洁的实现方法,比如通过 meta 标签来实现:
1 | <meta http-equiv="Refresh" content="5; URL=page2.html"> |
上面的代码会在 5s 之后自动跳转到同域下的 page2.html 页面。要实现 PPT 自动播放的功能,只需要在每个页面的 meta 标签内设置好下一个页面的地址即可。
另一种场景,比如每隔一分钟就需要刷新页面的大屏幕监控,也可以通过 meta 标签来实现,只需去掉后面的 URL 即可:
1 | <meta http-equiv="Refresh" content="60"> |
可以看到,这样做又方便又快捷,那为什么这种用法比较少见呢?
一方面是因为不少人对 meta 标签用法缺乏深入了解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使用它的时候,刷新和跳转操作是不可取消的,所以对刷新时间间隔或者需要手动取消的,还是推荐使用 JavaScript 定时器来实现。但是,如果只是想实现页面的定时刷新或跳转(比如某些页面缺乏访问权限,在 x 秒后跳回首页这样的场景)建议可以实践下 meta 标签的用法。
3. title 标签:消息提醒
消息提醒功能实现比较困难,HTML5 标准发布之前,浏览器没有开放图标闪烁、弹出系统消息之类的接口,只能借助一些 Hack 的手段,比如修改 title 标签来达到类似的效果(HTML5 下可使用 Web Notifications API 弹出系统消息)。
下面代码中,通过定时修改 title 标签内容,模拟了类似消息提醒的闪烁效果:
1 | ‘let msgNum = 1 // 消息条数 |
实现效果如下图所示,可以看到标签名称上有提示文字在闪烁。
通过模拟消息闪烁,可以让用户在浏览其他页面的时候,及时得知服务端返回的消息。
定时修改 title 标签内容,除了用来实现闪烁效果之外,还可以制作其他动画效果,比如文字滚动,但需要注意浏览器会对 title 标签文本进行去空格操作。
动态修改 title 标签的用途不仅在于消息提醒,还可以将一些关键信息显示到标签上(比如下载时的进度、当前操作步骤),从而提升用户体验。
4. script 标签:调整加载顺序提升渲染速度
由于浏览器的底层运行机制,渲染引擎在解析 HTML 时,若遇到 script 标签引用文件,则会暂停解析过程,同时通知网络线程加载文件,文件加载后会切换至 JavaScript 引擎来执行对应代码,代码执行完成之后切换至渲染引擎继续渲染页面。
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,页面渲染过程中包含了请求文件以及执行文件的时间,但页面的首次渲染可能并不依赖这些文件,这些请求和执行文件的动作反而延长了用户看到页面的时间,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。
为了减少这些时间损耗,可以借助 script 标签的 3 个属性来实现。
●async 属性:立即请求文件,但不阻塞渲染引擎,而是文件加载完毕后阻塞渲染引擎并立即执行文件内容。
●defer 属性:立即请求文件,但不阻塞渲染引擎,等到解析完 HTML 之后再执行文件内容。
●HTML5 标准 type 属性:对应值为“module”。让浏览器按照 ECMA Script 6 标准将文件当作模块进行解析,默认阻塞效果同 defer,也可以配合 async 在请求完成后立即执行。
具体效果可以参看下图:
其中,绿色的线表示执行解析 HTML ,蓝色的线表示请求文件,红色的线表示执行文件。
从图中可以得知,采用 3 种属性都能减少请求文件引起的阻塞时间,只有 defer 属性以及 type=”module” 情况下能保证渲染引擎的优先执行,从而减少执行文件内容消耗的时间,让用户更快地看见页面(即使这些页面内容可能并没有完全地显示)。
注意,当渲染引擎解析 HTML 遇到 script 标签引入文件时,会立即进行一次渲染。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构建工具会把编译好的引用 JavaScript 代码的 script 标签放入到 body 标签底部,因为当渲染引擎执行到 body 底部时会先将已解析的内容渲染出来,然后再去请求相应的 JavaScript 文件。如果是内联脚本(即不通过 src 属性引用外部脚本文件直接在 HTML 编写 JavaScript 代码的形式),渲染引擎则不会渲染。
5. link 标签:通过预处理提升渲染速度
在对大型单页应用进行性能优化时,也许会用到按需懒加载的方式,来加载对应的模块,但如果能合理利用 link 标签的 rel 属性值来进行预加载,就能进一步提升渲染速度。
●dns-prefetch:当 link 标签的 rel 属性值为“dns-prefetch”时,浏览器会对某个域名预先进行 DNS 解析并缓存。这样,当浏览器在请求同域名资源的时候,能省去从域名查询 IP 的过程,从而减少时间损耗。下图是淘宝网设置的 DNS 预解析。
●preconnect:让浏览器在一个 HTTP 请求正式发给服务器前预先执行一些操作,这包括 DNS 解析、TLS 协商、TCP 握手,通过消除往返延迟来为用户节省时间。
●prefetch/preload:两个值都是让浏览器预先下载并缓存某个资源,但不同的是,prefetch 可能会在浏览器忙时被忽略,而 preload 则是一定会被预先下载。
●prerender:浏览器不仅会加载资源,还会解析执行页面,进行预渲染。
这几个属性值恰好反映了浏览器获取资源文件的过程,下面是流程图:
6. link 标签:减少重复
有时候为了用户访问方便或者出于历史原因,对于同一个页面会有多个网址,又或者存在某些重定向页面,比如:
● https://baidu.com/a.html
● https://baidu.com/detail?id="abcd“
那么在这些页面中可以这样设置:
1 | <link href="https://baidu.com/a.html" rel="canonical"> |
这样可以让搜索引擎避免花费时间抓取重复网页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它还有个限制条件,那就是指向的网站不允许跨域。
当然,要合并网址还有其他的方式,比如使用站点地图,或者在 HTTP 请求响应头部添加 rel=”canonical”。
7. pre 标签:预格式化文本
pre 元素可定义预格式化的文本。被包围在 pre 元素中的文本通常会保留空格和换行符。被 pre 标签包裹的文本会呈现为等宽字体。pre 标签的一个常见应用就是用来展示源代码。
pre 标签放入以下内容:
1 | <pre> |
最终显示效果如下:
1 | <html> |
8. figure 标签:标记图片
<figure>
标签可以用于标记图片,其可以包含一个<figcaption>
元素,用来描述图片:
1 | <figure> |
9. picture 标签:响应式图像
picture
标签可以根据屏幕匹配的不同尺寸显示不同图片,如果没有匹配到或浏览器不支持 picture
属性则使用 img 元素:
1 | <picture> |
该标签一般用于响应式元素,可以让图片资源的调整更加灵活。如果浏览器不支持该属性也会显示 元素的的图片。
10. oncontextmenu 属性:禁用右键
当我们给某个元素设置oncontextmenu
属性时,就会禁用右键点击。如果给 body 元素设置这个属性,整个页面就会被禁用右键点击:
1 | <p oncontextmenu="return false">Hello</p> |
11. input 标签:颜色选择器
input 标签是支持很多类型的元素,我们可以使将 input 定义成一个颜色选择器:
1 | <input type="color" id="color-picker" name="color-picker" value="#e66465"> |
可以通过 value 给颜色选择器设置初始值,也可以通过 value 属性获取颜色选择器的颜色。
12. base 标签:在新标签页打开
我们可以将 base 元素的 target 属性设置为_black,这样当用户单击链接时,它始终会在新选项卡中打开。如果想避免用户无意中离开某个页面,这样做会很有用。
1 | <head> |
**13. placeholder 样式
可以使用 placeholder 属性设置占位符文本:
1 | <input type="text" placeholder="你的名字" /> |
可以使用::placeholder CSS 选择器更改占位符文本的样式:
1 | color: #210065; |